2025年3月17日,比亚迪正式发布超级e平台,以“兆瓦闪充”技术为核心,宣告电动车充电效率正式迈入“油电同速”时代。这场发布会不仅展示了全球量产最高充电功率1兆瓦(1000kW)、峰值充电速度1秒2公里等突破性技术,更以汉L、唐L双旗舰预售为节点,印证了中国车企以技术驱动文化自信的深层逻辑。

“油电同速”背后:兆瓦闪充如何颠覆行业认知?
电动车“充电焦虑”的核心矛盾在于补能效率。比亚迪此次发布的超级e平台,通过全球首个乘用车“全域千伏高压架构”,将电池、电机、电源等核心部件电压提升至1000V,配合自研闪充电池技术,将内阻降低50%、充电电流提升至1000A,最终实现充电功率1兆瓦。这一数据意味着:搭载闪充电池的汉L,仅需5分钟即可补充400公里续航,与燃油车加油时间持平。

比亚迪集团董事长王传福直言:“为了彻底解决用户的充电焦虑,我们的追求,就是让电动车的充电时间,和燃油车的加油时间一样短,也就是在充电速度上实现油电同速。”据实测数据,超级e平台的兆瓦闪充技术可在兼容现有快充桩的基础上,通过“双枪充电”与“智能升压”技术,灵活适配不同充电环境。目前,比亚迪已规划建设超4000座兆瓦闪充站,构建全球首个兆瓦级充电生态,真正将“人等车”变为“车等人”。 为匹配兆瓦级充电需求,比亚迪自研的1500V车规级碳化硅功率芯片同步亮相。
3万转电机与碳化硅芯片:技术链的“全自研”底气
超级e平台的另一大亮点是全球首款量产3万转电机。相较于传统电机,其功率密度提升30%,重量减少15%,最高车速突破300km/h,零百加速进入2秒级。这一突破源于比亚迪对永磁同步电机路线的长期坚守——早在2004年,比亚迪便确定该技术方向,历经20年迭代,终以3万转电机重新定义电驱性能天花板。

从e平台到汉唐L:中国文化的技术表达
如果说技术是比亚迪的骨骼,文化则是其血脉。自2012年首推“王朝系列”以来,比亚迪始终将中国文化基因注入产品命名与设计。此次预售的汉L、唐L,命名源自中国历史上强盛王朝,车身设计延续“LOONG FACE”语言,用车灯抽象出 “龙须” 造型,且 C 柱上的装饰条造型灵感来源于书法笔锋中的 “撇捺”,以此诠释东方美学与现代科技的融合。
这种文化自觉同样贯穿于技术路径的选择。从2002年押注磷酸铁锂电池,到2020年刀片电池解决安全痛点,再到超级e平台实现“油电同速”,比亚迪的每一次技术突破都与中国市场需求深度绑定。数据显示,2024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国内市占率超25%,海外市场方面,其车型已进比亚迪已进入全球 78 个国家和地区,成为“中国智造”的全球化样本。
技术深耕背后的文化自信
“用技术站在世界顶端,用文化扎根中国土地。”从1995年一家电池制造商,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军者,比亚迪的30年印证了一个真理:唯有掌握核心技术,才能定义行业标准;唯有坚守文化底色,方能赢得市场认同。汉L与唐L的预售,不仅是两款旗舰的登场,更是中国汽车工业从“追赶者”向“定义者”跨越的宣言。

汉L EV与唐L EV价格区间为27-36万元,DM混动版本同步开启盲订。据比亚迪透露,两款车型将于4月正式上市。在超级e平台的赋能下,这场“让油电同速从梦想变为现实”的技术革命,或将重塑全球新能源汽车竞争格局。